國立陽明交通大學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(簡稱陽明交大)為國立陽明大學(以下簡稱陽明)與國立交通大學(以下簡稱交大)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合併而成。
陽明與交大早在2001年即曾簽訂合併意願書,2003年10月8日試辦由陽明、清華、交通及中央共組「台灣聯合大學系統」,藉由合作促使台灣有限高等教育資源得以更有效運用,也因此兩校早有合作基礎,並奠定日後合併的契機。陽明及交大均為我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,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,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,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、生命科學、生醫工程、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,在高齡長照、腫瘤、腦科學、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,和臺北榮民總醫院有長期合作,此外宜蘭的附設醫院也積極挑戰成為醫學中心;而交大在電子、資通訊與管理、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台灣領導者,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,包含生醫資訊、生醫材料、生醫電子、生醫科學等,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,為我國開拓生醫科技產業之先驅;2018 年更由千名校友捐款興建落成「前瞻跨領域生醫工程大樓賢齊館」,宣誓將交大打造成台灣生醫工程的前瞻研發基地,再創生醫電資工程 BioICT 里程碑。合併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有9校區,分布於5縣市,包含19學院,共1,400位教師、17,000名學生,兩校的合併實為完美的組合。
合校的目的
- 引領高教改革:啟動合校之程序來積極引領高等教育之改革,滿足社會需求,追求真理、創新人才培育,最終打造成一所無與倫比(Second to none)、師生共治的偉大大學。
- 符合社會需求:生醫、人工智慧、機器人、智慧醫療、大數據等新興領域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,不僅是全球競爭力的主場,也必重塑科技的新貌。
-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:陽明及交大的合校,完成跨領域 (尤其是BioICT 和 Digital Bio-Medicine 兩大領域) 教研的重大任務,以育成優秀人才來積極並有效的加入產業4.0之智能生醫科技的革命。
- 重塑新校之學術組織:跨領域整合現有學術單位:兩校絕大多數系所專業未重疊,優勢強項及學科領域互補性極高,有利於跨領域整合。將採取由下而上機制,開啟師生對話空間,形成和諧運作,重塑新校學術組織。
合校的願景―成為勇於創新的偉大大學
- 成為對等合校,雙存續之典範。十年內成為亞洲「數位生醫」先驅,二十年後成為世界「智慧健康」新創基地。
- 培育全球頂尖大學師資,至少一位諾貝爾獎得主。
- 培育數家獨角獸級電子生醫新創產業。
預期效益
- 結合生醫與電子通訊,強化學校特色,引領前瞻研究
- 發展智慧醫療照護,樹立高等教育典範
- 滿足社會需求,培育高階跨領域人才
- 落實校園民主,建立師生共治大學
- 資源有效利用
- 現有資源共享共用,提昇經濟效益
- 節能、環保新校園
- 教育資源合理配置
- 興建智慧健康大樓,集中資源發展智慧醫療
- 以校友捐款,規劃新竹博愛 BioICT ® 園區
- 人員流動帶來新氣象,培育π型新世代公民
- 學校競爭力提升
- 世界大學排名可望大幅進步
- 成為智慧醫療領域標竿
- 整合人脈、校友資源,促進學校長期發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