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?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麽科系?科系測試看這裡!
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

中學畢業考試結束之後….,接下來只能慢慢等考試成績出來嗎?不,你應該趁機會好好思考未來應該選擇哪個科系!許多應考生在考完試後,由於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科系,在選填科系時只依照分數要求的高低作為志願序,進而導致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或沒興趣,接下來這篇文章將帶大家瞭解如何結合自身興趣,由測驗結果找尋適合自己的科系學群,作爲未來職涯發展的參考。就連外向、内向人格適合讀什麼科系都一清二楚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
到底該選校還是選系?3大選系不選校的關鍵優勢!

當成績出來後,便是挑選科系、填寫志願序的時候,這時大部分考生便會猶豫該選校還是選系,有些人選擇將名氣或綜合排名較高的學校排在前面,不論所選科系是什麼,只求先上該校。但我們的建議是「先選系」,以下向大家說明選系不選校的3大關鍵原因。

1.每間學校都有其亮點及優勢:

每間學校獨特的校風以及綜合資源的差異,讓臺灣高等教育有著百家爭鳴的發展情勢,即使是綜合大學亦有其亮點及特色,同學可由自身興趣出發,結合各校科系的教學内容以及擅長領域去做選填志願的參考。再則,明星學校的錄取名額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也會形成高度競爭,因此建議同學先選擇科系而不是學校。

2.讓自己有更明確的目標:

由於選系之前我們會先好好思考自己適合什麼、對什麼有興趣,或是是否具備該系所需的能力等多個面向,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,在進入大學後目標更明確、更有動力學習專業知識,鞏固未來職涯競爭力。

3.學習氛圍更好:

當多數人目標、興趣一致,則同儕向心力更強,學習環境也就較為積極、正向,並且在彼此督促下快速成長,易結交具有相同背景的朋友,建立未來工作的人脈。

內向的人適合讀什麼科系?透過Holland 6大興趣類型進行科系測試

內向的人適合讀什麼科系

聽說上了大學有一堆團體報告跟討論,但我比較喜歡一個人思考事情,不太擅長跟人交流,這樣我適合什麼樣的科系呢?在協助選擇科系的測驗工具中,主要可以分成4種測驗:智力、性向、興趣及人格特質,而透過美國約翰‧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John Holland提出的6大興趣類型測驗,可以讓你比較容易知道自己的興趣及偏好科系是什麼,以下是Holland 6大類型測驗的種類說明。

1. 實用型(R):

喜歡動手做,將內心的想法實際做出來是成就感的來源,情緒穩定、個性踏實,講求行動而非逞逞嘴上功夫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適合操作工具的技術類學科,例如工程學群。

2. 研究型(I):

喜歡閱讀、思考或與有相同興趣、知識的人討論,善於觀察、分析、推理,針對問題能追根究底提出解決方法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適合較多理論研究類型的學科,例如數理化學學群或生命科學學群。

3. 社會型(S):

除了喜歡與他人討論外,更擅長傾聽對方想法,共感對方的情緒、給予心靈上的支持,並時常作為和事佬的角色在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中斡旋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適合長時間與人溝通的學科,例如社會心理學群或教育學群。

4. 藝術型(A):

喜歡透過顏色、文字、符號、圖像、聲音等方式傳法自身想法,勇於創新、不落窠臼,在獨立作業的環境下能有更高的效率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適合創新發想的學科,例如藝術學群。

5. 企業型(E):

充滿活力、喜歡競爭,在高壓的環境下也能保持清晰的腦袋做出決策,在團體中常擔任領導者的角色,善於說服別人及組織散亂的事務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適合管理學群或法政學群。

6. 事務型(C):

喜歡有條不紊、照著規矩走,個性謹慎不願冒太大風險,由於給人做事有效率、精確、可靠的印象,常成為他人倚賴的對象。此類分數較高,則生涯適合朝行政支援或財務管理發展。

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科系?3個面向慢慢思考

看完前述6大興趣類型內容後,相信大家對於6大類型的描述有著初步的認識,我們也會將興趣科系探索表放在最後面供大家測看看。除了做測驗以外,我們在選擇大學科系時,可以捫心自問下面3個問題:

1. 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:

科系的知識會造就一個人的未來志向,我們要先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但像是「賺很多錢」就會太模糊,因此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要越具體越好。例如,希望自己成為廣播電視製作人、程式設計師、臨床心理師等,才是比較具體的想像。。

2.擅長做什麼:

自己擅長什麼樣的事情,可以結合高中的課外活動、平常生活中的細節等,發現自己擅長的事務,來決定適合什麼樣的科系。

3.喜歡做什麼:

最後最重要的,就是自己「喜歡什麼」,對喜歡的東西更容易投入熱忱並成為志業,也可以透過上述的6大興趣測驗來找尋自己喜愛的事物。

當我們確定上面3個答案之後,對於想選什麼樣的科系就會有大概的輪廓,但同時還得搭配以下幾個面向進行聚焦。

1. 入學條件:

選擇科系的第一步,便是查看科系的入學條件,若連最基本的門檻都未到達,那麼再怎麼想讀也是白搭。因此在選填志願序時,務必查看有興趣的科系訂下的就讀門檻。

2. 興趣強項:

過了門檻後,可以透過上面問自己的3個問題來找到問題的答案,例如很喜歡某個影片創作者,就可以思考作為影片創作者的樣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,我是否擅長分鏡腳本撰寫或跟鏡頭互動,我喜歡獲取知名度被大眾公開評論嗎等問題,若這些面向都符合,那麼成為影片創作者便可能是最適合你的路。

3. 未來出路:

脫離學生身份踏入社會後,就要開始面對租房、交通、娛樂、餐費各項花費,甚至還有保險、醫療費用等,若家裡的經濟資源並不豐碩,那麼該科系未來出路可能會是你最首要的考量,畢竟若無法滿足最低程度的生存所需,那麼又該如何過上更好的生活呢?

該如何了解科系內容?可以透過這4種方式摸索

光看科系名稱是無法了解實際教學內容的,更不用說每間學校的教學方針、大綱甚至資源都各不相同,若要做出最好的選擇,務必透過以下4種方式,在選填該校該科系前確實掌握資訊:

1. 升學相關網站:

目前坊間有許多升學輔導機構提供志願選填相關資訊,然而資訊通常都較為鬆散、無架構,難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資訊,這邊推薦以下兩個網站,供各位學生參考。

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「台灣的十八大學群介紹」:透過這個網站可以了解各學群中有哪些常見的科系,以及個別的學習內容及生涯發展,內容相當詳細豐富。

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「名額查詢系統」:若想要知道台灣大學開設哪些科系、提供多少名額、以及教學內容等,都可以到這個系統去做查詢,系統提供以學校、類組以及特殊條件為單位進行篩選,讓你輕鬆快速找到你屬意的學校科系。

2. 升學教育展:

每年的升學教育展也是了解科系內容好途徑,有專人提供升學、輔導、獎助學金等諮詢,全方位認識學校及科系,例如「馬來西亞留台聯總」每年都會在馬來西亞各城市舉辦台灣高等教育展,海外聯招會主辦之「馬來西亞線上臺灣高等教育展」,亦含括各式各樣報名學群、簡章及馬來西亞專區說明。

3. 學長姐的觀點:

透過在學學長姐分享個人在求學時的經歷,了解上課狀況、遇到的困難與挑戰,以及最終的解決方法,讓自己彷彿與學長姐一同在大學裡上著課,這可能是最接近實際求學狀況的途徑。推薦使用IOH這個網站,有各間學校學長姐的深入分享。

4. 直接詢問大學:

若真的還是找不到相關資訊,或資訊量不足,那麼直接聯繫該校或該科系人員進行詢問,將會是最有效的方法。可以前往「馬來西亞線上台灣高等教育展>參展學校>學校介紹」,參考各校基本資料,並直接聯繫各大學。

興趣科系探索要去哪做?15分鐘了解自身興趣所在

前面我們提到Holland 6大興趣類型,無論是實用型、研究型、社會型、藝術型、企業型或是事務型,依分數的高低,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對於該學群是否有興趣,才不會進到該科系才發現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,白白浪費時間。

那麼這個「測驗」又可以在哪取得呢?可以上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找志向「Follow Your Heart」觀看測驗及特質結果,15分鐘就可以探索個人特質、動機,以及自我期許,讓科系選擇上能更明確,了解自身興趣所在。

想更了解台灣科系及個人志向選填,前往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網站

今天向各位介紹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,除了破除選校不選系的迷思,也提供專業興趣測驗量表,讓各位在選填科系前更了解自身的興趣,盡力找到具有「自我期許」、「擅長」、「喜歡」3者交集的科系,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提供萬全的科系介紹及性向與興趣測驗,若有相關疑問的話,不妨來官網閱讀學習,掌握自己未來的志向及規劃喔!

延伸閱讀:

台灣18學群介紹

選填志願小訣竅

*由教育部經費補助